藏蓝护清渠
一渠清水汇聚,流向遥远北方。
5月10日,记者来到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这个小村庄因为一座雄伟的渠首闸——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而广为人知。站在渠首闸上眺望,南边的引渠连着浩渺的丹江口水库,北边的干渠蜿蜒北上,碧波荡漾。
在这里,有个专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库区供水及水质安全而设置的派出所——淅川县公安局陶岔派出所,它被誉为“南水北调中线第一哨”。
陶岔派出所辖区面积只有10.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00人,全所现有民警7人、辅警5人。“陶岔派出所是个小型派出所,但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陶岔派出所所长柏瀚说。
清晨,阳光洒在干渠水面上,波光粼粼。在距离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不到300米的渠首大桥上,不时有巡逻警车驶过。大桥一侧坐落着陶岔派出所渠首警务室,与渠首枢纽工程隔水相望,是守护渠首安全的“桥头堡”。警务室内,副所长黄龙君正目不转睛地查看干渠沿线的实时影像;警务室外,辅警罗琛与2名义警正打点行装,准备步行巡逻。
每天,他们都要沿着渠首枢纽工程14.5公里干渠、4.4公里引渠等重点部位开展车巡、步巡,主要查看干渠沿线是否有无关人员进入以及偷捕鱼类、破坏水利设施等违法行为。
“在这里,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工程安全,每一个隐患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罗琛说。
派出所警力有限,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从去年10月开始,派出所从辖区治安积极分子中选出20多名义警,协助开展护渠工作。“义警要求是本地群众,人熟地熟情况熟,而且要有护水护渠的强烈意愿。”派出所指导员段忠静说,“民辅警、义警齐参与,向群众宣传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渠首护水员、治安巡防员、环保清洁员。”
除了发动群众参与,还有无人机在空中巡逻。辅警董雷在派出所院内熟练地操作无人机稳稳升空,没多久,库区的实时画面便显示在屏幕上。据董雷介绍,无人机巡逻是每天的例行工作,库区很多地方比较偏僻,人、车难以到达,无人机克服了这个难题,可以更加精准、快速地发现风险隐患以及犯罪分子的蛛丝马迹。
辅警吴会永已在陶岔派出所工作20多年,对这里充满了深厚感情。“每到节假日,总有很多北京、天津的游客来到这里,常有游客对我说‘谢谢,我们吃的水有你们的功劳’,我感觉心里美滋滋的。”吴会永说。
夜幕降临,陶岔派出所的灯光在静谧的夜色中显得尤为明亮,如同守护者的眼睛,警惕而坚定。
来源:河南省公安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