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阳市公安局委员会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共南阳市委、市政府:
2024年,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五年实施纲要(2021-2025)》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南阳市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落实,为推进我市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成法治南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一是市公安局党委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全局性工程”,通过定期召开党委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重点部署推动,确保法治政府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鲁文明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工作,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市公安机关“四项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有效推进。一年来,鲁文明副市长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局长办公会等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工作37次,作出指示、批示142件,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等职责。三是探索建立公安大监督格局,压实警种部门监督责任,凝聚监督合力,坚持以强有力的“大监督”机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沿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四是建强法制工作队伍。重组市局法制支队领导班子,提高法制队伍内部凝聚力和执行力。重塑城区执法工作机制,实行城区法制派驻制改革,从机制和源头上解决同级监督独立性不强、法制资源分散等问题。五是推动问题整改。落实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市综合考核反馈整改工作,针对学贯习近平法治思想不系统、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等7类18个共性问题,制定方案计划,严格整改提升。
二、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学贯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深入。一是坚持党委学法。市局党委将专题学法列为各级党委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先后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复议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13部法律法规,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二是开展学法培训。今年来,市局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组织各单位班子成员、科所队长、骨干民警开展政治轮训班17期,培训1928人次。围绕新法新规,现场执法标准环节,开展市级以上法制讲堂34场,参训民警1万余人次,全面提升队伍政治素质和法律水平。三是强化实战法治练兵。组织法律知识抽考、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共5次,开展执法办案中心业务技能竞赛,以考促学、以赛促进,全面提升队伍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组织“为谁执法”征文活动,多形式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
(二)健全职能体系,护航高质量发展成效更优。一是优化机构职能配置。稳妥有序开展公安机关机构编制改革和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强力推进警力前置,今年招录的241名新警除部分特殊人才外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所队。二是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深化“清单之外无审批”。梳理确定、动态调整市局行政权力事项722项,有力促进行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深化“大厅之外无审批”,市县两级实现人员入驻、业务授权、事项进驻“三到位”。重构业务流程,204个公安政务事项除69项“挂起”事项外办理时限全部压缩至1天。健全监管机制,梳理审管联动事项清单71项,创新《核查通知书》《监管通知书》“两书”送达机制,确保审管职责边界清晰、审批过程协同联动、审中审后监管到位。三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服务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市创建方案,圆满完成全市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1+3”方案16项任务。以“优化营商环境暨万警助万企”活动为牵引,对分包联系的1194家企业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问题排查、风险清理。出台《南阳公安2024年便民利企十项措施》,持续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惠及民生。创新举措打击整治职务侵占、合同诈骗等涉企违法犯罪,《人民公安报》专题报道推介我市以打护航,服务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
(三)完善制度体系,保障依法行政基础更实。一是推动重点领域公安立法。配合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立法评估机构。围绕反恐怖工作和停车场管理、养犬管理、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管理等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和类案法律指引,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有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二是细化执法操作规范。围绕执法中的疑点难点,结合实践中的短板和需求,制定《公安机关噪声扰民类警情处置及案件办理参考意见》《南阳市公安机关处置学生欺凌事件中违法犯罪行为执法指引》等规范指引17件,制作“警情现场处置工作”口袋书,为一线民警执法办案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严格执行《南阳市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制度》,加强行政决策的执行和监督。依托市局公职律师办公室,建立以民警为主、法学专家和律师为辅的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目前我局选聘法律顾问6人,内部公职律师85人,为我局重大决策、重要行政行为、政策宣讲等提供法律意见。
(四)抗稳职责任务,助推平安南阳建设底色更亮。一是维持社会大局平稳。突出情报研判、部门联动、源头化解、应急处置,快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圆满完成春节、五一、十一、全国“两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高访等敏感节点安保任务,实现重大事故“零发生”。二是铁腕打击犯罪。今年以来,全市新发命案全部侦破,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持续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四类民生现行案件综合打击效能持续在全省保持先进位次。建成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并投入使用,震慑作用明显,我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向前迈出一大步。三是严密治安防控。优化矛盾纠纷“警司访+”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做实做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发挥综治中心牵头抓总作用,统筹联动各方力量,全面实现矛盾纠纷多方联动、多元化解。全市有效警情、刑事犯罪总量实现大幅下降。
(五)推进依法行政,调处化解矛盾争议水平更高。一是加强行政指导调解。组建市级公安“事前辅导、帮办代办”队伍,深入审批项目一线,开展事前辅导服务71次。加强治安调解工作。学习传达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制定的《行政调解告知引导工作制度》,梳理出常见的行政调解事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制定《南阳市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全市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二是规范出庭应诉工作。今年来,我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保持100%。开展“旁听庭审月”活动,常态化与法院沟通联络,凝聚矛盾化解工作合力,共同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三是强化信访矛盾调处化解工作。认真执行《信访工作条例》,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对部省交办和市局领导批示案件严格落实向问题属地和责任部门警种“双交双办双督”、法制部门评查案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截至目前,省政法委、省厅交办我市信访积案已全部化解。
(六)健全监督体系,执法权利运行规范透明。一是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工作机制,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常态化开展执法监督。坚持“点办理、批处理”工作理念,压茬开展专项整治,严格追究执法过错责任。今年来,开展全市执法质量考评4次,针对性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12个。利用内网平台曝光、重点工作会议讲评等方式,通报讲评100余次,着力构建执法问题“发现-通报-会商-整改-追责”五位一体闭环。二是把紧过程监督。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为牵引,逐步实现全部刑事案件和可能处以行政拘留以上处罚的行政案件100%在“中心”办理。强化“中心”办案全过程动态监管,持续保持中心无执法安全事故发生,最大限度确保执法办案过程安全、规范、高效。三是落实政务公开。严格遵守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对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率100%,打造“平安南阳”新媒体宣传品牌,主动公开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2024年,南阳公安为更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贡献了公安力量,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法治理论学习、法治思维运用、法治理念转变、法治素养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执法监督力度和执法信息化水平还有待加强;相关配套公安行政执法制度和服务不够完善等实际问题。2025年重点考虑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在学思践悟上聚焦发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重中之重,深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强化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在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上下功夫,把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等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推进公安工作相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二)以解决执法问题为关键,在规范执法上聚焦发力。以“结案率、满意率、投诉率、败诉率”为核心,持续推进执法责任体系改革和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大法制大监督格局。坚持从人民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执法问题抓起,落实执法质量考评机制,着力整治执法顽瘴痼疾,严打突出违法犯罪,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健全完善长效制度机制。对长期普遍存在的共性执法问题,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制定什么规定,什么问题模糊就研究什么制度的思路,探索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坚决避免边整边犯、前整后犯。
(三)以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引领,在改革创新上聚焦发力。要健全完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运行机制。树牢“安全、规范、集约、智能、高效”理念,试点推进行政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探索开展轻微刑事案件“一站式”快速办理,强化合成作战支撑,切实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升办案质效。要健全警情案件全量监督管理机制。运用“河南省公安机关案件管理系统”,依托执法音视频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执法全流程记录工作机制。要建设符合我局实际各警种共享共用的“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支撑全警合成作战工作,真正实现情报信息搜集、研判、预警、推送、处置闭环运作。
(四)以法治公安建设效果为导向,在提升执法质效上聚焦发力。准确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要求,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持续提升社会治安掌控力,围绕派出所主防理念,深化派出所“两队一室”建设,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人员的安全监管,筑牢平安法治建设根基底座。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加大执法不作为、乱作为和趋利执法、选择性执法等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有效预防和减少执法问题的发生,切实提升执法权威和公信力。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024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