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公安局:守护人民幸福安宁 打造高效户政服务模式
“以前办理临时身份证要到户籍地,现在家门口派出所就能办理,方便多了!”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居民马女士在南阳市公安局宛城区分局汉冶派出所户政窗口办理临时身份证时,对简便快捷的“跨省通办”服务称赞不已。
近年来,南阳市公安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改革创新有深度,便民服务有温度”工作目标,持续拓展“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全城通办”业务类型,实现申领居民身份证、新生儿落户、全类型户口迁移、户籍类证明等高频户籍业务“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办理异地身份证11.8万张,办理审核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业务10654笔,办理跨地市新生婴儿入户415笔,“全城通办”业务7788笔,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户政管理改革带来的便利。
城镇落户“放开办” 畅通落户渠道
全面实行城镇落户“零门槛”制度。取消社保缴纳年限、居住年限等限制和其他前置条件,凡在南阳城镇实际居住、就学、就业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即可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迁移落户。在当地暂时没有合法产权房屋的,可以将户口迁移至近亲属家中、租赁房屋处或社区集体户口。2023年以来,全市共办理市县外迁入10978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6.4%。
创新推出人才落户“六零”服务举措。拓宽人才范围,放宽至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或具备国民教育同等学历的人员;实行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各类人才可以自主选择在合法固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申请落户;搭建人才落户“快速通道”,实现人才落户办理“零门槛”“零限制”“零等待”“零负担”“零跑动”“零距离”。
开展上门服务和特事特办服务,优先审批,即时办理,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全力打造“招才引智”升级版,吸引各类人才落户宛都大地,助推全市“诸葛英才计划”实施。2023年以来,全市共办理人才落户891笔,累计免除各类证明材料1250份,上门办理户籍、身份证和居住证业务602件,提供户籍业务咨询服务2800余次,助力各类优秀人才在南阳安家落户。
“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 提高办事效率
跨省通办“加速跑”,方便群众“就近办”。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逐步实现全类型户口迁移、居民身份证办理、临时身份证办理、开具户籍类证明、新生儿入户等高频户籍业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全城通办”,即群众就近在经常居住地派出所就可以申请办理以上户籍业务,避免了在户籍地和常住地之间折返跑,为群众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推进流程再造“一次办”。加强与卫健、人社、医保等部门的衔接配合,调整优化户政业务办理流程,推动新生儿出生、公民民族成份变更“一件事一次办”便民服务举措落地实施。群众只需要一次提交所有材料即可完成多部门的办事流程申请,公安机关在收到申请2-3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理完毕,并通知当事人来领取新的户籍证件,避免了群众多个部门申请,多趟跑腿的麻烦。截至目前,全市户政部门通过“一件事一次办”新平台共办理新生儿入户213笔,大大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体验感。
实现身份证“全时办”“自助办”。在全市户籍窗口配备身份证自助设备、自助查询设备等共116台,实现身份证办理24小时自助办理。
“随时办”“上门办” 为群众办实事
开通“代办”服务。针对境外中国公民因新冠疫情未能及时办理身份证期满换证的情况,可以委托国内近亲属代为提出换证申请办理居民身份证,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此类“代办”服务260余人次。
“绿色通道”护航中、高考。国家大型考试期间,全市公安户政部门均在考点周边就近设立考生办证“绿色通道”,对考生申办的证件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审签、第一时间上传、第一时间发放,确保考生及时拿到证件参加考试。2023年高考前夕,通过“快速通道”受理考生证件2617张,办理临时身份证516张,开展预约服务218人次,上门送证136张,考试期间通过户政“直通车”共为考生办理临时身份证89张,出具临时身份证明116份。
暖心服务解民忧。全市户政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模式,持续推行延时、预约、上门、邮寄、视频等暖心服务举措。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办、上门办服务;在节假期日期间开展户政窗口“不打烊”活动,大力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2023年以来,共开展上门服务4600余次,预约服务3800余次、视频捎办服务1500余件,延时服务8000余次,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和点赞。
下一步,南阳市公安局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努力做到办事环节更少、流程更优、时间更短、成本更低、群众更满意,以更优的服务为在南阳生活和创业的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安政务服务环境。
责任编辑:时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