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宛政办〔2022〕49号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卧龙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南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7月29日



南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全面提升我省防震减灾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南阳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地震背景和震情形势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处在秦岭、大巴、大别山三大构造带结合部,地处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交汇部位,境内分布有多条断裂,主要断裂为华北地块南缘断裂、朱阳关—南阳—桐柏断裂、商丹断裂、西峡—内乡断裂、新野凸起北缘断裂带,构造较为复杂。

公元46年在南阳发生的6.5级地震为全省有史记载的最大地震之一。近代地震活动也比较频繁,并且呈明显增强趋势。南阳的地震活动具有震源浅、烈度高、破坏性大的特点,南阳盆地内中强地震复发的威胁依然存在,地震形势比较严峻。

综上所述,南阳市地质构造复杂,未来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背景,地震灾害风险较高。

(二)“十三五”期间防震减灾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大力推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地震应急救援、防震减灾宣传等工作。在机构改革后,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快速融入“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步,重点工作任务和目标基本落实。

1.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

建立健全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机制,制定了《南阳市防震减灾中心地震趋势会商工作暂行规定》,明确震情监测跟踪工作目标和要求,强化震情和灾情信息常态化收集、汇总和分析处理手段,开展周会商、月会商制度等,对各综合台站的信息节点实现远程管理并完成台站管辖设备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报送和震情会商等任务。南阳市地震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和地震监测软件升级改造,基本具备震情速报、地震事件处理、震后快速判定等能力,监控能力达到1.5级,局部达到1.0级。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河南)工程顺利推进,完成16个河南子项目的台址勘选和建设任务,新建地球物理场台1个、测震台1个,完成地震台标准化改造4个。完善“三网一员”体系建设,实现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的目标。

2.防震减灾体系不断健全,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地震应急预案的动态化管理,对《南阳市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修订,逐步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成南阳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省、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实现高速有效的应急指挥。地震应急演练实现常态化,有效应对了南召3.0级、唐河3.0级、淅川4.3级及3.6级、西峡3.0级等地震事件。

3.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工作有序推进,城乡抗震能力得到提升

推进重要建(构)筑物普查加固,开展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点排查整治工作,对全市范围内抗震设防烈度处于Ⅶ度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重要公共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动态更新和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全面摸清重大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等相关建设工程风险底数。

4.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建成28个Ⅲ类以上应急避难场所,各个场所配置应急基础设施,使用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避难场所周边主干道路、场所主要出入口、场所内主要通道设置了相应指示标志,在避难场所显著位置设有应急避难场所平面图。

5.防震减灾科学普及进一步深化

加速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工程建设,建成多个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了一批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编印了2套科普宣传册。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家庭的“六进”活动,充分发挥南阳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宣传阵地作用,先后多批次组织学校师生、小记者、社会团体、社区工作人员等参观防震减灾科普馆,学习防震减灾知识。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防震减灾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不足,地震整体综合防御能力还相对较弱,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较为欠缺

地震监测预警基础薄弱,地震监测台站密度不足,地震观测所获得的信息量尚不能全面满足地震速报、烈度速报、地震预警方面的需要。地震监测预报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满足震情跟踪以及地震安全服务需求。

2.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市新建房屋抗震设防监管得到有效落实,但20世纪90年代之前修建的老旧房屋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抗震设防水平低于现行的标准和要求,老旧房屋改造工作难度较大,且资金需求量巨大,需要长期投入,逐步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够统一规范,工程建设主体意识不强,需要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界定范围不够清晰。

3.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有待增强

我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长效宣传机制尚未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手段较为单一,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较为欠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待增强,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二、“十四五”防震减灾工作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科学把握“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进一步夯实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基础,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加强抗震设防和应急准备,优化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努力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初步形成监测预警智能、防治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新时代防震减灾现代化体系。有效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基本业务、地震科技创新、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基本建成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持续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对全市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更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南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主要量化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内容

预期值

1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数量

不少于6个

2

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率

应评工程100%

3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范围

13个县(市、区)

4个功能区

4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全市地震监控能力达到1.0级

5

地震预警公众覆盖率

全市不低于60%

6

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

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成率

13个县(市、区)实现100%

7

地震应急响应时效

震后30分钟内与震中应急部门联通

8

通信保障能力

公网通信中断24小时内,临时应急通信重点保障率达到100%

9

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行业满意度

80分

10

社会公众满意度

80分

11

公民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比例

15%

12

防震减灾科普

素质

科普阵地建设

市级防震减灾科普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13

防震减灾示范单位创建量

新命名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不少于35所

14

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

不低于90%

15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辅导员培训率

7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1.摸清全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开展全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掌握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夯实地震风险隐患调查,以及灾害风险评估等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基础,编制南阳市1:50000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构建以灾害风险识别、评估、规避、降低、转移和防治效益评估为一体的地震应急处置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南阳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管理平台。

2.强化抗震设防管理。推动13个县(市、区)及4个功能区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估。落实一般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标准,开展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提升农居抗震水平,在“十四五”期间以重大工程为重点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有效管控各类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

3.提升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完善全市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市、县定期开展应急响应演练;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强化区域协作联动;实现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应急产品精准产出;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做好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统筹使用,保障“防大震、救大灾”基本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快速响应能力,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1.提高地震监测能力。编制南阳市地震监测台网总体规划,加快建设地震监测系统,监测能力薄弱的县(市、区)要加强地球物理场台、测震台的建设,形成手段完备的综合监测网;完善流动监测系统,提高流动监测设备配备水平,提升突发事件快速监控能力。

2.提升地震预测水平。完善震情会商机制,推进地震预测预报业务流程化、标准化;加强震情会商技术体系建设,推进震情研判快速化、实用化;加强观测异常核实,强化地震安保服务;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开展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加强短临预报实践,力争取得减灾实效。

(三)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1.强化地震应急保障决策服务。统筹做好震前防御、震时响应和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的决策服务;重点加强震后趋势判定、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及时提供地震烈度评定、震情灾情信息,为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提出规避、降低、转移地震灾害风险对策与措施。

2.丰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推出一批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公众服务,对我市“十四五”期间的重要活动,做好地震安全保障等专项服务。

(四)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普素质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公民防震减灾科普素质提升工程,软、硬件并重,构建功能完备的科普传播平台和科普产品体系。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标准化建设。创新传播方式,推进“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做好重点时段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强化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重大项目

(一)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1.实施全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推动13个县(市、区)和4个功能区开展区域地震安全评估;推进地震工程场地探测,13个县(市、区)和4个功能区257个乡镇完成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探查;编制市级1:50000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实现城市地震灾害风险智慧化管理“一张图”。

2.实施南阳市建筑物信息采集。南阳市城市建设历史悠久,不同时期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不尽相同,地震发生时,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是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因素。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开展包括农村民居、城镇住宅、大中小学校、医院、重要交通生命线、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应急避难场所等重要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工程详细资料收集与调查工作,为科学准确判断城市建(构)筑物地震灾害风险提供依据,也为建(构)筑物的抗震加固和震后应急救灾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二)地震监测能力提升工程

1.加密建设地震监测台网。新建3个测震监测台、5个地球物理监测台,形成手段完备的综合监测网,实现对全市地震监控能力薄弱地区、南水北调渠首区的有效布控。

2.建设地震预警发布系统。在河南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网络中,“十四五”期间,南阳市16个预警基本站要全面投入运行,实现覆盖全市的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

(三)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选取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场所部署预警终端,逐步建立覆盖范围广、发布时效快的地震预警发布网络,为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政府应急响应、市民紧急避震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2.建设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创建35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标准化学校,提升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辅导员、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业务培训,根据省科普示范单位创建要求实现培训率70%以上。

3.创作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编制防震减灾知识读本、防震避险手册;创作一批题材新颖的科普作品,以音视频形式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管理保障

要充分发挥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作用,市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机构与应急管理部门及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强化合作,上下联动,明确事权,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二)法治保障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河南省地震预警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将其有效落实到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中来;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依法管理力度,努力实现依法防震和依法行政的工作局面;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

(三)经费保障

建立防震减灾投入力度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按照事权范围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眼人民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事业的实际需求,着力解决地震专项工作所需资金,保障防震减灾事业经常性工作经费,保持公益性基础地位。

(四)人才保障

要紧密结合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战略,以中高层次管理、技术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建立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的激励、评价、流动和保障机制,培育、开发、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创造适合防震减灾专业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用人机制。


相关文件:《南阳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政策解读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版权所有 © 2020 南阳市公安局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南阳市公安局 办公地址:张衡路1号 电话:0377-61220110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018号 ICP备案:豫ICP备05017951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2

网站地图

访问统计: